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

研究所概況

研究所成員(yuán)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所概況 »拍機; 研究所成員(yuán)
陳則航 發布時(shí)間(jiān):2016-07-06 浏覽次數:
 czh1.gif

     

    教授

     

    1995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獲學士學位,留務務校(xiào)任教。20047月(yuè)(yuè)獲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語言與教學碩士學位,購草20088月(yuè)(yuè)獲英國諾丁漢大學網絡教育與教師教育博士學位。

    主授課程:綜合英語、聽(tīng)力、語亮習音(yīn)、英語教學技能(néng)
     
    研究領域:英語語言教學,教師教育,網絡教育



    論文:

    陳則航,Supporting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樹動, Malaysian Journal of Dist那愛ance Education, 2008

    陳則航,Researching the Participato了司ry Design Process fo懂農r e-Tutor Training Ma電開terial Design, Malaysian Journ文志al of Distance Education,近身 2009

    王薔, 馬欣,陳則航 2009. 創建具有教師教育專業特色的MATEFL課程模式--個(gè)案研究報(bào)告《外語教學理(lǐ)論與實踐》2009.3 (76-81)

    陳則航、王薔,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的現(xià鐵算n)狀、原則與策略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911,Vol.32 p.1-7

    劉岩、張季紅(hóng)、陳則航,高中學生(shēng)英語男事寫作(zuò)中連接詞使用的行動研究《中小學外語教那習學》(中學篇)200912,Vol.32 p.8-14

    陳則航、王薔,以主題意義為(wèi)核心的詞彙教學探究,《中小學外語教學》(中新妹學篇)2010年,Vol.33 N.3 p.20-25

    陳則航、羅少茜、王薔,語言教學中的兒(ér)童文學——從德國Hildesheim國際學術會議(yì)談起,《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唱朋學篇),2010年,Vol.33 N.6 p.1-4

    陳芳、王薔、陳則航,電子(zǐ)詞典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中國電拿快化(huà)教育》2010年,V.285 p.85-89

    錢(qián)小芳,陳則航,馬欣,英語免費師範生(shēng)錢不身(shēn)份認同感與課程需求的調查研究,《中國外語教育少問》,2010年,Vol.3 N.3 p.68-77

    陳則航,錢(qián)小芳,網絡學習社區對英歌好語教師自主發展影響的實驗研究,《中國外語兒算教育》,2011年,Vol.4 N.2 p.21-30

    胡志雯,陳則航,從Jung的四元素矩陣論信息技術的角色變化(huà為中)及其對外語教師發展的啟示,《外語界》,2011年,Vol.4 p. 61-66



    專著:

    網絡教師培訓的參與式設計探索——中英兩國國際合作(zuò)過程研究,外語教學與白筆研究出版社,20113月(yuè)(yuè)



    譯著:

    如(rú)何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英語,人(rén)民視數(mín)郵電出版社,20111月(yuè)(yuè)



    主編:

    王薔,陳則航,《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創新(xīn)研究》上(shà高還ng)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參編:

    《英語教學法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普通高中課程分(fēn)析與實施策略叢書——高中英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副來也主編)2010



    主持項目:

    2009-2012 英語公費師範生(shēng)網絡學習社區的建立及其對學生(sh北花ēng)教師身(shēn)份認同感和教研意識形成的影響,遠唱教育部人(rén)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愛西年基金(jīn)項目09YJC740004)。

    2009-2010教師教育優質課程開發:綜合英語(1),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創新(xīn)平台建設項目

    2010-2011實踐資源建設項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改項目

    2011-2012英語教學法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改革——電子(zǐ)檔案夾的應用,北京師範大學教改項目





    參與項目:

    2008-2010 北京市(shì)十一(yī)五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構建小學英語課程體(tǐ)系與教學模式,推動學校筆資(xiào)教育創新(xīn)和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08BFJY052

    2003-2007 小學英語課程整體(tǐ)改革實驗  北京市(shì)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02BJBJY042

    2010-2012  教育部高中新(xīn)課程實驗教科書使用情況調研-英語學科(教育部委托項目)

    2007-2009 教育部十一(yī)五高等院校(xiào)規劃教材建設項目《小學好海英語教學法教程》

    2009 北京市(sh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項目《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謝秒》。

    2010-2013 教育部人(rén)文社會科學研究一(yī)般項目見票,全球化(huà)語境下(xià)的外語教師文雪美化(huà)身(shēn)份認同:從語碼轉換說(shuō)那你起,(10YJC740082

    2011-2014 中小學生(shēng)學科能(néng)力表現(xiàn)研究,國家社會科我技學基金(jīn)教育學重點招标課題

    2011-2014中國中小學生(shēng)英語分(fēn)級閱讀體(tǐ)系标懂窗準研制,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外語專項課題



    獲獎情況:

    《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獲北京市(shì)2008高等院校(xiào)精品教材,陳則航(4/5

    《高中學生(shēng)英語寫作(zuò)中連接詞使用的行動研究》,北京市電什(shì)2009-2010學年度基礎教育科學研究優秀論文一(yī)等獎,陳則航(3/3

    北京師範大學網絡課程建設一(yī)等獎,陳則航(2/3

    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共産黨員(yuán)

    北京師範大學優秀輔導員(yuán)



    2000年以後部分(fēn)論文:

      1. Researching a parti醫低cipatory design for lear術房ning process in an intercultural con車費text. (2007). Internatio中學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理可nt using ICT.Vol. 3, No. 3 (第二作(zuò)者)

      2. The nature a外吧nd quality of classroom 黃靜interaction in the primary classr高銀oom—three case studies (2007) In Beav女相en, B. (Ed) IATEFL 2006 Ha但討rrogate Conference Selections. Ca也去nterbury:IATEFL pp:68-70 (唯一(yī)作(zuò)者)

      3. Developing Teacher A長窗utonomy and Reflective Practice畫小 through an Online Teacher 白子Education Course (2006) The Journal of笑兵 Asia TEFL V.3 N. 4.pp.1雪船-28 (第二作(zuò)者)

      4. A participator路媽y design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筆南nt of online tutor training mate得醫rials -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2006我區) Proceedings of Austra校議lasian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樂相Learning in Tertiary 件暗Education. Sydney (唯一(yī)作(zuò)者)

      5. Research int場微o the process of partici員和patory design of eTutor Tra光村ining (2006)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拿坐conference on computers 放雨in education. Beijing (第一(yī)作(zuò)者)

      6. The influen妹河ce of Chinese culture on traine話暗es’ online behaviours in a teacher t可裡raining course. (2006). Proceeding對亮s of Networked learning conf哥玩erence. Lancaster (唯一(yī)作(zuò)者)

      7. 《将策略與技巧訓練作(zuò)為(wèi)聽(tīng高山)力教學的主要内容》,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bào)》,2005年增刊,社會科學版, 200512月(yuè)(yuè) (第二作(zuò)者)

      8. 《全語言概述》,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年第12期(總第294期),VOL.25 9 (唯一(yī)作(zuò)者)

      9. 全國首屆小學英語優質課大賽課堂教學觀摩分(fēn)析報(bào)船事告》,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年第8期(總第278期),第9期(總第279期),VOL.24(第四作(zuò)者)





    2000年以後部分(fēn)參與寫作(zuò)的書:

      1. Designing an Innovative 物風Online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下懂ng Methodology for Middle區秒 School Teachers of English in Ch員公ina: Encouraging Learner and Teacher A北說utonomy. (2007). In: H. 東路Spencer-Oatey (ed) e- &姐暗nbsp;       地林  Learning Init商影iatives in China: Sino-火黑UK Perspectives on Policy, Pedagogy 區喝and Collaborative Design. Hong Kong Uni家我versity Press.

      2. 《英語教學法教程》(修訂版)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基礎教育新(xīn)課程師資培訓指導----小學》2003,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4. 《基礎教育新(xīn)課程師資培訓指導----初中》2003,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5. 《小學英語教學法》2003,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
 
學院地址:北京新(xīn)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師範大學後主樓
電話(huà)号碼010-5880767筆體8 焦作市外國語協電兒會 版權所有
     &nb市畫sp;